第(2/3)页 这件事情,虽然过程有所波澜,但结果却还是以皇帝完全同意西北所请而告终。 至此之后,朝廷便开始抽调关中各州府百姓,准备等到天宝八年,开春之后天朗气清,道路融雪坚固,便护送关中百姓前往西北。 迁移关中百姓之事,相比较于西北三道征讨吐蕃来说,在朝廷里并未引起多少波澜。 即便是把持朝政的右相李林甫,对人口拥挤的关中,长安城浑浊的饮用水,随处散发着臭味的沟渠,亦是厌恶不绝。 而他同样明白,这是因为关中的人口相较于高祖、太宗时期,实在太多了的原因。 在迁移关中百姓这一件事情上,朝廷以完全同意的态度,积极的推行着各项事物。 在朝堂绯紫诸公们有意推动下,更是以京畿道雍州地界的百姓,为主要的迁移对象。 雍州,便是长安所在之地。 在惊蛰之后,朝廷便已经开始正式大规模迁移关中百姓前往西北,以至于往日里只有商贾通行的官道,一时间人满为患。 官道上,皆是拖家带口的关中百姓。 以人为动力的独轮车,布满整个官道,一望无边。 面对朝廷的旨意,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和胆量。 顺从,是他们保全自身的唯一办法。 “我们先去鄯州城,等见过伯父之后,再去龟兹。” 官道上,一名年轻的将军,驾驭着一匹姿态神俊的战马,行在官道旁的草地上,目光看向不见首尾的关中百姓迁移队伍。 最终还是如愿私奔离开长安城的王韫丽,从一个正在官道旁采摘野花,却被家中阿娘提着一根竹条吓唬回队伍里的孩子身上收回眼神。 目光担忧的看向说着话的高水寒,不禁胆怯揣测着:“阿耶如今定然就在鄯州城,要是去了……” 他们已经离开长安半月有余,王韫丽很难想象,当半月之前,阿娘得知自己偷偷跟着高水寒离开长安城的消息时,会是怎样的暴怒,又会发生什么事情。 即便是有阿姐王韫秀和姐夫元载在阿娘身边,只怕阿娘也将自己给骂成不孝女了。 说不得,还要写封家书送到陇右,交到阿耶手上,控诉自己所做的恶劣事情。 高水寒手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尚罗利等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