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派出返回鄯州城通风报信的人之后。 在城外带队盘查各处的斥候小队队正,亲自陪同高水寒前往鄯州城。 “若非高将军,节度绝无返回西北的机会,节度于我等都有恩,视如亲出,爱惜麾下。当初抗旨不尊,拒不出兵,若非高将军在长安为节度说话,只怕节度危已。” 河源军斥候队正说的客客气气,脸上满是感激。 高水寒摆摆手:“伯父爱惜军中手足,此乃我等表率,某又如何能不出手搭救。如今,伯父能重回西北,秉持节度,亦是该有之事。” 斥候队正见高水寒如此说,也不再多言,只是转头道:“当初节度出事之后,却有不少人私下议论,声称节度乃是怕了,畏惧吐蕃,方才不敢出兵迎战。如今我等可算是等来了西北三道征讨不臣吐蕃,军中弟兄们如今都攒着一口恶气,只等节度一声令下,好为节度正名!想来,高将军从长安来陇右便是为了此事?” 大唐西北三道征讨吐蕃这等大事,绝无可能瞒得住。 若非大唐历来针对吐蕃,在各处关隘都是驻扎重兵,只怕这个时候吐蕃已经做了先下手为强的事情,领兵冲入大唐境内,洗劫杀戮。 不过想来,如今吐蕃境内确也是有明眼人。 很清楚,即便在提前知晓大唐未来动向的情况下,还能安耐住军队,不从高原上冲下来,却是个十足的聪明之举。 毕竟吐蕃和大唐的矛盾,早就由来已久。 甚至于说,吐蕃和中原的矛盾,那是自古便有。 当真是历代中原王朝不能一力镇压吐蕃吗? 并非如此。 便是强汉,那封狼居胥的冠军侯,能领着不足千骑,就马踏燕然,勒石为记。 难道如此之强汉,不能打下小小一座吐蕃吗? 只不过是因为两地的地形环境不同而已。 若是都放在野外两军对垒,吐蕃从来就没有机会能在中原王朝面前逞凶。 很明显,这一代的吐蕃掌权者们,清楚的知道这一点现实。 所以,才会在明知大唐要尽起三道兵马,征讨吐蕃的时候,还能按兵不出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