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四章:杀鸡儆猴-《大秦:开局成为墨家钜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楚国,郢都。

    政务殿里宫人抱着一只黑雕匆匆走进。

    宫人从黑雕腿上解下密函,交给内臣,内臣接过密函,展开,急忙呈送楚肃王。

    楚肃王接过,读毕,置于几案,眉头锁起,有顷,目光转向坐在陪位的执圭昭授。

    “王上?”昭授回视楚肃王。

    楚肃王闭上眼,朝内臣努嘴,内臣会意,拿过信函,递给他。

    楚肃王不无懊悔地说道:“事急矣,悔不听景舍之言,魏击聚集天下之兵意欲伐我,你这就召集一众大臣,速速募兵!”

    昭授面色凝重的拱手:“臣领旨!”

    在魏楚交界的方城山中段一处群山环护的山坳里坐落着一片军帐。

    正对辕门处是一个巨大的演兵场,楚国上卿景舍站在观演台上,全神贯注地观摩一场军演。

    眼见楚肃王执意不赴逢泽之会,他的第一反应是巡视三军。

    迄今为止,前些年吴起触动了贵族利益的富国变法已经搁置,但这几年的强兵并没有停止。

    景舍特别选出五万青壮组建一支新军,分散在这片大山深处,按照吴起的强军新法秘密教战。

    竞技场上,一个身上未着任何盔甲的士兵灵敏地左蹦右跳,一手执盾牌,一手执一种西方戎狄所用的可刺穿牛皮的利刃,正与一个身披重甲的士兵演习攻防。

    几个回合下来,全身重甲的士兵上气不接下气,破绽百出,“伤”痕累累,那名无甲兵士竟是毫发未损。

    景舍看得呆了,问道:“项恬,这叫什么招法?”

    “回禀上卿!”方城守将项恬朗声应道:“这叫丢盔卸甲,是吴起将军专门用来对付大魏武卒的战法,可惜还未在军中传开,将军就……”

    景舍眼中闪过一丝惋惜,点了点头:“以无甲对有甲,颇有创意,说说看,这战术是何原理?”

    “魏国武卒装备精良,战术精湛,我军若一对一与其实战,或排阵布兵正面相抗,不能保证胜算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魏武卒有优势,就有短处。厚铠重甲,防护有余,灵活必然不足。”

    “吴起将军说过,大魏武卒的负载,铠甲、盾牌、刀矛等叠加起来,不下八十斤重。负重八十斤,且又身裹一层僵硬的铠甲,既不利于长途奔袭,更不利于在山地林地搏击。”

    “我军若丢盔卸甲,轻装上阵,选择林地山泽与魏武卒捉迷藏,定可制胜!”

    “好样的!”景舍赞赏道:“此战一定要将魏人挡在丹水之北,若是方城失守,郢都就会一马平川的暴露在魏军剑锋之下。”

    项恬拱手道:“这半个月以来,末将组织人力加固城墙,深挖壕沟,放满了水!敌人若打过来,定叫他有来无回!”

    “不错不错!”景舍朝他连竖几下拇指:“项将军,你是哪儿人?”

    “末将是下相人。”

    “下相是个好地方,你是项家子弟?”

    项恬点了点头:“项家庶子,跟随吴起将军三年攻伐,才得了方城守将的职位!”

    “好样的,这是你用双手得到的!”

    景舍敛神,不无威严地朗声说道:“项恬听令!”

    项恬“啪”地站定:“末将候令!”

    “从今天起,你不再是方城守将,而是楚国的左军司马了!”

    楚国战时的军制,大司马为主将,左、右司马为副将。

    楚武王时,楚国已有“三军”之说,也正式有了“三军”建制。

    三军以中军为主要战斗力量,其次为左军、右军,左军司马,就相当于一军主将。

    项恬一时间目瞪口呆,好半天,方才反应过来,单膝跪地:“末将叩谢上卿提携大恩!”

    景舍转对随身参将:“给左军司马拨付步卒三万!”

    参将拱手:“末将得令!”

    景舍转对项恬:“左军司马,我这三万步卒就交付给你了,一定要守住方城。”

    “末将定不辱命!”

    “好,守住方城,大功一件,我定会在王上面前为你请功!”

    景舍言语笃定,不容置辩:“你还需要什么?”

    “末将什么也不需要!”

    景舍看向没有任何防护的兵士:“不能完全丢盔卸甲呀,你可召集工匠,制造轻甲。”

    “记住,沙场厮杀你死我活,你的兵士少死一个,敌人的尸体就增加一个!”

    “末将遵命!”

    景舍拍了拍项恬的肩膀:“左军司马,用心琢磨吧,你的对手只有一个,大魏武卒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