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天刚迎黑,天子行辕外面火烛齐明,雅乐奏起,一片祥和。 列国诸侯纷纷走出自己行辕,聚在天子行辕附近,等候宣召。 就在此时,“唰唰”一阵脚步声急,大梁令公子挚、少宗伯庞涓引领一队武卒跑步过来,在天子行辕门前架起一条布满枪戟的通道。 事发突然,充满喜气的天子宴请一下子变得森然可怖。 等候觐见的十二诸侯面面相觑,各呈怒容。 赵敬候、韩哀候互望一眼,“啪啪”几声拂袖,正要转身离开,庞涓看个真切,朝乐队摆下手,亮开大嗓门唱道:“天子赐宴,赵候、韩候驾到!” 赵敬候与韩哀候听到第一批点的是他们的名字,略略一怔,只好硬着头皮走向天子辕门。 庞涓得意地扫视二人一眼,依次叫道:“齐侯驾到!秦公驾到!燕太子驾到……卫公驾到!” 被庞涓点到名字的诸侯无不阴沉着脸,依照所叫次序走进戟门。 行辕里,身着弁服、身材清瘦、面色略显苍白的周安王端坐于主位,脸上挂着一层微笑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,他的笑容是挤出来的。 诸公侯按照庞涓所叫次序坐定。 坐在左侧第一的是赵候,右侧第一的是韩候,再后是齐侯、秦公,再后是燕太子、中山公、宋公、鲁公…… 最后觐见的是黑须飘飘的卫声公。 卫声公趋前几步,三叩九拜之后,朗声说道:“周臣卫室二十二代世孙姬训叩见天子!” 周安王以同样勉强的笑容、同样的手势道:“爱卿平身,请列席!” “谢天子隆恩!”卫声公再拜起身,走至最末位置。 按照周室礼仪,列国朝见天子时,应该严格按照与周室的血缘关系远近、爵位次第排序,丝毫颠倒不得。 卫国是周武王同母弟弟康叔的封地,与周室血亲最近,理应排在最前,或至少应与鲁公、燕公并列。 然而,此番庞涓所列席次却完全是以国家强弱、实力大小论定的,根本无视周室规矩。 与周室血缘关系较近的卫声公由于国力最小,反被排在最后。 这也算是战国特色,大国均无异议,卫声公自然是大气也不敢出。 整个宴席只剩下一个空位,就是天子陪席。 在场公侯知道,这是特意留给魏侯的,不,明日开始,就该称为魏王了。 作为东道主,本应第一个到场的魏王却迟迟不到,用意不言而喻。 再外约十几步远,在本应席坐天子乐手的地方,立着两排武卒,满身铠甲透出的森然杀气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。 两排武卒的最前面,昂首站着魏国大梁令公子挚,这股肃杀之气与辕门之外天子乐队仍在奏出的迎宾雅乐恰成反照。 就在众侯翘首以望时,外面传来庞涓的唱声:“大魏国魏王驾到—” 辕门之内,众武卒唰地退向两侧,闪出约三步宽的大道。 魏武王健步上前,在迎宾乐中大步走向周天子,跪下,仅一拜一叩,朗声道:“魏击叩见天子!” 周安王心头一沉,口中却道:“爱卿请起!” 魏武王却不起身,仍旧叩在地上。 周安王面色微变,重复一句:“爱卿请起。” 魏武王仍然不动,只是叩在地上,周安王扫视众侯,竟是没有人看他,所有目光全都落在魏武王身上。 他迟疑一下,起身走下,亲手将魏武王扶起,在座诸侯面面相觑,表情各异。 周天子携魏武王之手走上主席位,各自落席,迎宾雅乐戛然而止。 庞涓击掌,侍者步入行辕,依序斟酒。 见酒已斟好,魏武王用力咳嗽一声,众公侯抬头望过来。 年过五十的魏武王身材高大,壮实得像头公牛,一张方脸不怒自威。 在他上位,与他年龄相仿的周安王看起来则像一个文弱书生,脸上的僵硬微笑更是难掩他内心深处的惶恐。 魏武王又是一声咳嗽,朝诸侯背后不远处的两排武卒扫去一眼,脸色故意一沉,大声责问:“庞涓,这些武士是怎么回事?” “回禀王上。”庞涓拱手:“大梁令为防万一,特别护驾!” 魏武王厉声喝道:“大梁令何在?” 公子挚朗声应道:“末将在!” 魏武王声色俱厉:“今宵天子赐宴,君臣尽欢,你弄这些武士竖在这儿,岂不有伤风雅?统统退下!” “末将遵命!”公子挚转身,摆手,与众武士退出。 第(1/3)页